摘要:引才产业领域全面对接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首办海外系列大赛苏州总决赛,率先探索并贯通创业大赛与姑苏人才计划对接通道。呼应出台“人才新政40条”,实施人才引育“七大工程”,扎实推进政策、平台、机制、服务系统创新。
2016年7月10日至12日,2016年(第八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持续以“汇聚全球智慧、打造创业天堂”为主题,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该届创业周设置了开幕式、创新创业洽谈会、百名专家和高校博士后苏州对接会、中美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协作大会、投融资对接会、“赢在苏州”海外系列创业大赛苏州总决赛等11项主体活动,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87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携带3042个项目参会。活动期间,正式签约项目达689个,正在洽谈对接的项目1157个。本届创业周主要呈现以下特色亮点:
一是突出新兴产业导向,项目体现“高端化”。立足苏州重点新兴产业需求,面向全球定向邀请九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参会,参会项目生物医药占22.2%、电子信息占21.6%、装备制造占15.7%、新材料和新能源均各占7.7%、软件和服务外包占7.1%、新能源占6.2%、智能电网与物联网占4.3%。围绕创新创业主题,各分会场结合了各自产业特色和引才重点,打造独具苏州特色的产业对接专场,如张家港分会场突出装备制造和集成电路(芯片)产业、高新区分会场着重医疗器械产业、园区分会场主推生物和纳米技术。根据初步对接和现场对接情况,该届参会项目市场前景好、核心技术领先、商业模式清晰,项目总体落地性和落户率均明显高于往届。
二是突出双向开放导向,活动体现“国际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资源,全面延伸海内外招才引智渠道。一方面拓展了嘉宾参会范围,在历届以海外留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新增专家和高校博士后、外国专家两方面资源,全面彰显了国际化精英氛围。另一方面,贯通内外引智渠道,首次举办“赢在苏州”海外系列创业大赛苏州总决赛,北美、欧洲、澳洲、全法赛区等47个优胜项目同台竞技,其中10个项目进行了现场决赛,获奖项目首次对接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由此提高海外高品质项目来苏对接落地率。首办中美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协作大会,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20多所美国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转移负责人与会,有力推动了国际创新成果在苏州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召开海合组织年会,遍布全球的35家苏州人才工作海外合作组织成员单位和其他群团组织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纵深拓展苏州海内外引智渠道。
三是突出机制创新导向,运作体现“市场化”。持续采用主会场与十大分会场互动共享的运作模式,有效引导各分会场设立产业特色专场,以实现联动引才和精准对接,如相城分会场打造十大特色专场,吴江分会场组织四大片区特色专场。加强活动的衔接互动和现场呈现,创新打造集主题论坛、投融资对接会、创业大赛、新品发布、专场对接、环境成果展、中美会议等于一体的丰富内容,现场气氛活跃。继续完善政产学研金等资源高度富集的项目对接平台,成功搭建项目双向对接通道,实现了供需双方自主选择和市场合作。此外,活动积极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品牌策划、展会组织、分项活动、嘉宾邀请等方面引入专业力量,不断提升活动专业化水平。
四是突出企业主体导向,服务体现“全程化”。今年创业周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企业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仅开幕式当天参加主会场对接洽谈的各类企业就超过一千家,参会企业数量为历届之最。同时该届活动还进一步完善延伸了创业周服务,尤其突出对创业周落户项目服务。活动期间,组织百余家创业周落户企参展,首办创业周落户企业新品发布会,成功发布百件高科技新品,为企业搭建了市场营销新平台。首次针对创业周落户企业,量身打造“苏州梦工场:共创•共享•共赢”主题论坛,邀请七百家创业周落户企业的CEO或高管同国家智库学者姚景源、姚洋,一线创投专家章苏阳和苏州本土知名企业家零距离对话,成功搭建企业与名家名师交流互动平台。同时,着眼全过程服务,创业周落户企业联盟常熟分联盟、相城分联盟、姑苏分联盟、高新区分联盟均在活动期间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