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聚焦产业、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高端,更加注重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全新打造创业周升级版。首设海外分会场,首聘引才大使,首建国际创客育成中心,打造更加灵活的全球引智机制和离岸孵化体系。强化市场化办会导向,更大力度调动企业引才聚才主体作用,现场参会企业数量为历史之最。共有四千余名人才参会,同年全市人才工作大会召开,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2018年(第十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于7月10日至12日顺利举办。本届创业周适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以及苏州全面落实“两个标杆”要求起步之年,活动以十周年为契机,在新的起点上,以开启新时代、迈上新征程的姿态,进一步聚焦产业导向,进一步聚焦扩大开放,进一步聚焦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创业周升级版,活动成效突出、成果丰硕,创历史佳绩。
本届创业周持续以“汇聚全球智慧、打造创业天堂”为主题,分三天在我市主会场和十个县市区分会场举办,并首次设立北美、日韩海外分会场。主会场共设置了开幕式、推介洽谈、创新创业大赛、专业会议、文化体验、新闻发布等6大类20项具体活动,主要包含“双创”合作博览会、地方特色产业和人才项目互动路演、中国基金合伙人融资峰会、拟上市企业金融峰会、苏州“好品秀”新产品新技术发布、创业周落户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对接会等内容。开幕式上,发布了《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十年发展报告》、企业创新合作需求,授牌首批创客育成中心,聘任首批人才特聘顾问,并为2018年度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重大创新团队代表、“赢在苏州”国际创客大赛全球总决赛获奖者颁奖或颁证,等等。
本届创业周一如既往地得到了中组部、人社部、团中央、科技部等中央和国家部委,以及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副巡视员高响鸣、人社部专技司司长俞家栋、副司长李金生、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璟、国家外专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钟延光、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副部长赵宝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厅长戴元湖、省委党建办副主任洪浩、共青团省委书记王伟、副书记潘文卿、省侨办副主任何昌林等上级领导出席开幕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乃翔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主持开幕式。
本届创业周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18名嘉宾参会,其中主会场嘉宾936名,十大分会场嘉宾合计3682名,共携带5097个项目参加对接,参会携带项目嘉宾博士占比66.1%,参会嘉宾和项目数较去年有较大增长,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此外,北美、日韩海外分会场共征集项目209个,参会嘉宾600余名。经前期线上对接和现场洽谈,活动期间,本届创业周已正式签约项目866个(其中投资创业项目768个,合作创新项目98个),比去年同期增长12.7%,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177个,另有1576个创新创业项目还在进一步洽谈对接当中,活动成果再次创出了历史新水平。创业周期间,还开展了专题报道、现场直播、创意传播、榜单评选、线上体验等宣传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刊、新华日报以及省委办公厅刊物《快报》等均在头版或重要版面予以关注,50多家境内外主流媒体参与现场报道。首次亮相的吉祥物“苏苏”“创创”使人耳目一新,增强了品牌的亲和力与传播度。各类参会人才通过自己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了苏州的“引才圈”,助力创业周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本届创业周围绕环境展示、产业导向、项目渠道、要素整合、市县联动等方面,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视角,着力打造创业周全面升级版,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爱国奉献主题进一步突出,展现形式再添新亮点。本届创业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的要求,首次以“赤子之心”为主题,选树一批新时代科技报国人物,在参会的海内外人才嘉宾中引起强烈共鸣。发布《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十年发展报告》,全景展示了创业周砥砺奋进的十年历程。隆重礼聘首批10名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杰出造诣的知名人士作为苏州市人才特聘顾问,邀请他们成为苏州创新发展的“金智囊”“合伙人”,展现苏州爱才敬才诚意。创业周期间,首次组织文艺观摩,用别具魅力的地方特色文艺汇演,向海内外人才充分展现苏州“软实力”。
二是招才引智能级进一步放大,人才项目再获新突破。本届创业周创新项目采集方式、整合各类海外大赛资源,建立创业大赛与姑苏人才计划政策衔接机制,统一冠名“赢在苏州”国际创客大赛,将各类大赛的资源导入创业周平台,共吸引588个项目参赛,有效提升了创业周集聚人才项目的能级。今年,创业周公共平台共征集项目2002个,项目数较去年同期增长9%。海内外名校学子苏州行活动吸引来自全球28所名校234名青年学生,他们对苏州创业天堂的城市形象更加认同。各个县市区的分会场活动也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向参会嘉宾充分展现了苏州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
三是聚焦产业导向进一步鲜明,项目对接再创新成效。本届创业周在项目征集、产业展示、互动路演等各个环节,很好地贯彻了市委“聚焦产业”的要求。吸引的项目契合苏州未来产业布局和聚焦导向,绝大部分集中在苏州未来重点发展的四大先导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占20.47%,生物医药占23.59%,纳米技术应用占8.3%,人工智能占11.9%。各县市、区均突出1~2个特色优势产业进行产业布展和项目对接,打出鲜明的产业标签,实现了错位引才、精准引才。
四是市场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要素整合再拓新路径。本届创业周进一步突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定位,更大力度激发企业引才用才的主体作用。创业周前后,参与各项活动的本土企业超过2000家(次)。本土龙头企业馆共吸引创元投资、恒力集团、信达生物等23家本地龙头或独角兽企业参展。近百家本土重点企业发布创新合作需求136个,累计合作金额91亿元,其中10个重大需求在开幕式上进行了重点发布。面向全市三千多家创业周落户企业,评选发布了创业周落户企业成长TOP100榜单。持续提升社会化办会水平,依托市场机构专业力量,促进人才、项目、载体、资本、人力资源等创新创业要素的全方位对接。今年,创业周项目推荐合作机构36家,参与网上对接载体166家,承办市场机构近20家。投融资系列对接会吸引160多家基金投资机构、600多名人才对接洽谈。“好品秀”新产品新技术发布近百件;人力资源服务对接会现场发布高端岗位378个,其中年薪30万元以上岗位占比近四成,为参会人才提供了多元化选择。
五是市县上下联动进一步凸显,基层创新再添新活力。本届创业周继续采用“1个主会场+10个分会场”的联动办会模式,各分会场均较好地结合了各自产业特色和引才重点,因地制宜地呈现政策体系、产业资源和服务机制。如张家港分会场开展创新创业国际合作,常熟分会场开展汽车及新能源等产业项目对接活动,太仓分会场开展高校院所与本土企业产学研对接,昆山分会场开展昆沪台人才合作年会,吴江分会场开展双创大赛军民融合赛,吴中分会场举办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产业系列高端论坛,相城分会场开展人工智能与智慧出行主题高峰论坛,姑苏分会场开展文创精英挑战赛,工业园区分会场开展“千人计划”创业大赛华东赛区,高新区分会场举行创业周成果展等。通过市县上下联动,让参会人才既感受了苏州产业布局、发展环境的“全景图”,也通过各分会场“分镜头”对产业特色、载体布局的个性化呈现,帮助海内外人才作出了更加理性全面的比较和选择,进一步坚定了海内外人才来苏创业的信心。此外,苏州对口扶贫城市宿迁、铜仁、霍尔果斯首次受邀参与创业周,通过活动观摩、走访座谈、签署合作备忘录等方式,为对口帮扶工作注入了新动力,进而扩大了创业周活动的辐射效应。